▲Lapland Home 民宿位在寧靜的社區裡。Kiruna是一座因為鐵礦而興起的
城市,二次大戰期間大量的鐵礦從瑞典北部通過火車運出,支持德國的戰爭
需求。目前採礦仍是最重要的支柱產業。
▼今天是星期天,很多商店都休息,還好找到幾個好地方可去,第一個是鐵
礦坑導覽行程,這個行程是在地特色,非常熱門,想預定形成得趁早在官方
網站預約(價格:成人 375 SEK,6-15歲兒童 60 SEK)。Kiruna 最明顯的
地標應該就是這座礦山以及上方的通氣井,右邊拍到幾間房屋竟然是有悠久
歷史的建物,後面會提到。
▼雖然是座礦業城市,可是城市景觀完全不受影響。
▼大片綠地和公園設施,完全是宜居城市的感覺啊!
▼接近市中心了,左邊是市政廳,右邊則是一座火箭 !? 原來 Kiruna郊區有
太空中心,也經常有發射火箭之類的太空任務(規模比NASA的小型)。
▼不論如何,能進入太空的火箭都是尖端技術的結晶和國家的驕傲。
▼我們曾經在2017年初來過 Kiruna市政廳,覺得好像少了甚麼。
▼調出老照片比較,原來是少了鐘樓,Kiruna 市區因為百年來的採礦活動,
導致地層不穩,因此在21世紀初開啟了大搬遷,有許多民宅、商場、政府機
關和教堂必須往東南邊遷移,舊的市政廳將會拆除,但是將原本的鐘樓搬到
新市政廳作為紀念。
▼城市的搬遷已經在積極進行中,原本的建地將會回復為綠地。
▼早期的公寓住宅,特色是很像電梯的陽台。
▼Kiruna最大的飯店,Scandic Ferrum,Scandic是連鎖飯店,在各地會加
上地名或特別地標名,這間加上 Ferrum「鐵」,意思再清楚不過了。
(Scandic Ferrum竟然也在搬遷範圍之內,屆時一樣會消失)
▼飯店旁邊就是遊客中心,鐵礦坑導覽行程就在這裡集合,前方的停車場可
以免費停放四小時,不過要記得在擋風玻璃下放一張紙,寫上停車時間。
▼遊客中心提供各種旅遊資訊和行程的預定,另外也有紀念品商店和免費的
廁所,還有免費的 Wi-Fi,密碼在櫃檯。
▼參加導覽行程要提早15分鐘集合,逾時不候哦!
▼搭上巴士前往礦場,路上看到的貨運列車,火車頭叫 "IORE",是龐巴迪
公司特製的大功率貨運電力機車頭,"IORE"一字混合了Iron和ore(鐵和礦
石),另外也和小熊維尼的好友驢子Eeyore 屹耳有關。
▼IORE車頭一次運送68節滿載鐵礦產品的貨車。
▼搭乘這輛藍色巴士進出礦場,中途不能拍照,到礦場的遊客中心才能拍。
在這裡人員進出都是搭車,礦石搭電梯,和原本想像的相反。
▼LKAB股權100%屬於瑞典國有,全名是 Luossavaara-Kiirunavaara AB,
AB是瑞典文公司的簡寫,Luossavaara 和 Kiirunavaara分別是兩座礦山,
Luossavaara 已經停止採礦,現在進入的是Kiirunavaara。除了Kiruna,
在瑞典其他地方也有礦場。
▼下車後,導遊先請大家戴上安全帽,畢竟在礦山裡基本的安全防護還是要
有,另外再說明現場地形,如果有發生狀況應該往哪邊撤離。
▼Kiirunavaara鐵礦山的剖面圖,鐵礦從山頂往地下斜向延伸,從1900年代
開挖,至今已挖到山頂往下1365公尺。我們現在的位置在540公尺深,以山
頂733公尺海拔計算,其實還在海平面之上。
▼目前礦脈估計還很深,只是挖越深成本越高,能挖到幾時變數很多。但是
過去百年的挖掘已經造成地層不穩,礦場周圍的建築物必須遷移。
▼紅線內都是受到礦場影響的區域,LKAB提供了非常優惠的補助方案(例
如用市價的125%收購房屋),執行至今居民大多保持正面態度,畢竟這座
城市因為鐵礦場而生,許多居民也直接和間接和LKAB有關。最重要的我想
還是錢啦!合理的補償其實才是重點,當然LKAB也準備相當大筆的預算在
城市遷移方案上面。
▼LKAB的產品,不同於其他公司的鐵礦砂,他們產出的是小鐵球 Pellet,
號稱更方便用於生產線,還有節能和減少碳排放等等優點。
▼礦球會由火車運送到挪威的不凍港 Narvik,主要出口到歐洲國家。導覽員
講完話就有一列模型火車通過鐵橋,其中還有一節貨車是金黃色的塗裝,是
LKAB的第1000節貨車,這節金黃色貨車推出後許多人便會特別注意LKAB的
貨運列車,甚至刻意等待他的出現,然後拍照上傳社群網站。
▼2012年推出,LKAB的第1000台貨車,是另類的成功行銷手法。我們隔
天在Abisko 剛好看到,但是沒機會拍照下來。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postvagnen.com/forum/index.php?id=825599
▼導覽員解說目前採礦的作業方式,不外乎鑽洞、放炸藥、引爆、搬運,只
不過現在礦工不用待在礦坑裡作業了!通常都待在辦公室裡,透過滑鼠和搖
桿操作礦坑裡的機器。
▼這輛大型推土機就是用來搬運原礦的。
▼這台機器是鑽孔機,會在山壁上固定間隔距離鑽孔後再放置炸藥。
▼鑽孔機的另一邊。
▼這裡示範爆破,但是只有燈光閃爍的效果,沒有丁點聲音。
▼原礦運送到這邊,之後集中處理。
▼這個是鐵礦搭乘的「電梯」,被轉了90度水平放置。電梯一次可以承裝
40噸的鐵礦,再送到大約1000公尺上方的地面層。
▼整趟導覽含車程來回大約3.5小時,後面會有個咖啡時間,讓來賓坐下來
休息一下,喝咖啡吃甜食(希望不會胃食道逆流啦!)。
▼LKAB最大宗的產品,小鐵球 Pellet,來賓可以帶一些回家紀念,現場有
提供有LKAB標誌的夾鏈袋。
▼最後的10分鐘自由參觀博物館。
▼Kiruna 採礦始於1898年,當時還沒有鐵道,所以大部分礦工得從Harrå徒
步50公里前來,在冬季嚴寒環境下於開放空間工作,最初幾年非常辛苦,所
以人員離職率很高。
▼1884年Luleå到的Gällivare初期鐵道完工,1902年才延伸到Kiruna 和今日
挪威的Narvik 港口,鐵礦得以用海運輸出,不過在這時期仍然仍然要靠人工
將礦裝在到火車上。
▼工具坊:挖礦相關的工具耗損很大,所以非常需要鐵匠,當時鐵匠是所有
礦業公司雇員中薪水最高的。
▼鑽孔原本都是手工用大槌和鑽杆操作,之後陸續發明各種機械鑽孔設施。
▼工人居住在木造房屋裡,設備非常簡陋。
▼由於大量勞工的住宅需求,LKAB開始快速興建住宅,Kiruna church教堂
的建築師 Gustaf Wickman 也設計了這樣的住宅,被暱稱為「墨水瓶」,目
前在在市區仍然看得到。
▼消防設備:LKAB有自己的消防隊,和地方政府一同運作,而早年每個雇
員都算消防隊成員。
▼採樣和化驗的工具。
▼Kiruna的嚴苛氣候對爆破工作造成困難,因為處理冰凍的炸藥很危險,所
以使用前要先將炸藥加溫,通常會將炸藥放在雙層金屬桶中隔水加熱。礦工
在每天的固定時間引爆炸藥,時間準確到可以用在鐘錶的對時。
▼古早的火車車廂。
▼導覽結束,搭乘巴士離開礦坑,這棟應該是LKAB的辦公大樓。
▼回到遊客中心,紀念品店的商品好吸引人,可惜今天週日沒營業啊~
下午的行程要去太空中心、Jukkasjärvi教堂和冰旅館,先休息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