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7318.jpg

Bed And Breakfast Amsterdam West民宿提供

單車出租(7.5歐元/日)和導覽行程15歐元,

約兩小時,含一日單車),這種便宜的價格在外

頭應該找不到,是體驗在地生活的最佳方式。

 

▼民宿主人   Rhalf 畫的路線圖:從地圖左邊的民

宿出發,往南穿過兩座公園,經過國家博物館,

進到市中心運河區,再走北邊的綠帶回到民宿

20170719_142805.jpg

▼自行車都是他公司生產的,造型很炫,不過現

在都絕版了

20170719_102014.jpg

▼車胎都很寬,有助於吸收震動,騎起來比較舒

服,不過相對於窄胎會費力些

DSC07321.jpg

▼這輛車採取全白色的設計,坐墊降到最低,小

孩坐上椅墊還是踩不到地面,沒辦法,因為荷蘭

人的身高世界第一

DSC07320.jpg

▼騎上路就沒問題了,開心~

DSC07328.jpg

▼阿姆斯特丹到處都有單車專用道,就像快車道

慢車道人行道,都是馬路的一部分,和台

為數有限、休閒導向的自行車道不太一樣

DSC07332.jpg

▼戴著牛仔帽的Rhalf 率性又幽默

DSC07337.jpg

▼公園的兒童遊樂場

DSC07338.jpg

▼孩童可以從右邊幫浦汲水到左邊水槽,再使用

沙坑的沙築起堤防,Rhalf 提到,這就像是荷蘭

與海爭地對抗洪水的歷史,這些設施都有教育

意義在裡面

DSC07341.jpg

▼金髮女子騎車載著兩個小孩,車上掛的大包包

有   Media markt(萬得城,歐洲連鎖電器商場)

的標誌,大大的   Ik ben toch niet gek 荷蘭文意思

「我沒瘋」

DSC07351.jpg

▼公園裡面自行車道和人行道區分很清楚

DSC07352.jpg

▼幽靜的小池塘

DSC07356.jpg

▼荷蘭人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腳踏車,平均起來還

不只一輛

DSC07367.jpg

▼單車客也是美好的風景

DSC07371.jpg

▼好像在開單車   party

DSC07373.jpg

▼公園的草皮就是讓人踐踏的啊~

DSC07375.jpg

▼傾倒的樹,Rhalf 說他們小時候和朋友經常在

這裡會合,講"the tree"大夥兒就知道是這棵樹

DSC07376.jpg

▼為什麼這位小姐的車上滿滿都是花,她在公園

賣花嗎?Rhalf 說那是裝飾decoration,後來也有

看到車上有花的,只不過這輛特別誇張

DSC07379.jpg

DSC07385.jpg

DSC07388.jpg

▼在阿姆斯特丹見到警察的機會不少,應該能讓

觀光客感覺治安良好

DSC07389.jpg

▼離開公園,騎在平常的街道上

DSC07392.jpg

▼這位女士騎的車似乎笨重許多,不過注意看應

該有電動馬達的輔助

DSC07393.jpg

▼小街也規劃有自行車道,不過路邊的自行車就

停放得很隨性

DSC07394.jpg

▼整條街都是精品店

DSC07396.jpg

Rhalf 昨晚預告會帶我們去一家非常昂貴的精

品店,我本來還說我們對精品店沒興趣,他說:

不,一定要去,非常特別。這間香奈兒旗艦店將

原有建築改建,使用史無前例的玻璃磚打造出晶

瑩剔透的水晶店面,兼具「時尚」、「工藝」、

「創新」、「歷史傳承」等意涵,彰顯出百年時

尚精品的價值。

DSC07395.jpg

▼一二樓使用玻璃磚,三樓保留原始材料和外

觀。玻璃磚的黏合使用牙科材料的黏膠,完全不

成本,造價非常昂貴詳情可參見此連結

DSC07397.jpg

▼名錶專賣店

DSC07398.jpg

" I amsterdam" 標誌自2004年問世以來,成功

行銷阿姆斯特丹,可以說是最常上鏡頭的地標

不過這標誌前方老是充滿了遊客Rhalf這位天才

就發明了這種拍照方式:先到標誌後方照相,幾

乎沒人阻擋,這候用修圖軟體鏡像處理,看起來

效果不錯

Iamsterdam.jpg

▼不過對內行人來說,破綻是看不到原本應該在

標誌後方的國立博物館

DSC07403.jpg

▼國立博物館是超級熱門的景點,另外一個特色

是博物館竟然有道路穿過

DSC07404.jpg

1885年國立博物館興建在都市邊緣,基地位在

通往新南區的要道上,既要蓋新建築,又要維持

道路暢通,建築師便設計這樣的道路。不過後來

官方曾經想封閉通道,卻屢遭民意反對。2004

博物館整修計畫中原案是封閉通道,但是由於計

劃不週、招標曲折、承建商破産、館長離職,自

行車組織強烈要求保留通過博物館的自行車道。

種種波折使得原本只需三年的工程拖拖拉拉花了

十年時間,才在2013年完成,寬敞明亮的展廳將

觀眾帶到新的境界,又留住了川流不息的自行車

文化

DSC07405.jpg

▼車道旁的街頭樂隊演奏著韋瓦第的四季,環繞

音效讓樂曲優美動聽,哪天若是遇到驟雨進來躲

雨時,夏之樂章應該會更令人感動

DSC07409.jpg

▼過了國立博物館就進到運河區了

DSC07416.jpg

▼前方小姐似乎在滑手機傳訊息,實在是單車

族的絕技,不過這種行為既違規又危險,絕對不

要仿效啊~

DSC07419.jpg

▼這裡是紳士運河最經典的黃金轉彎,當初聚集

許多有錢人,所以房屋都是豪宅大戶

DSC07420.jpg

▼遇到一艘運河遊船,向船上揮手,得到的回應

卻有點冷淡,大概是天氣太熱,在全景玻璃船上

曬過頭了

DSC07424.jpg

▼現在站在十五橋之橋」上,這張照片往南可

以看到六座拱橋,往東也有六座橋,往西兩座,

再加上本身,一次能看到十五座橋而得名。如果

搭遊船在河上,一次就能拍到七座橋拱,成了熱

門攝影地點

DSC07428.jpg

▼我們在這裡停車走一小段,Rhalf 將自己的車

倒立,其他四輛並排靠緊,再小心翼翼地用鏈條

將車串起來鎖上。附近有林立的露天咖啡座

吧、夜總會,規劃成少見的「行人徒步區」。 

DSC07429.jpg

▼再走到林布蘭廣場,有一尊若有所思的林布蘭

銅像,以及夜巡」畫作裡的人物

P_20170719_114509_vHDR_On.jpg

▼老戲院 Theater Tuschinski,很多電影上映都

會在此辦首映會

DSC07443.jpg

1921年落成的戲院,不僅保有古早的華麗裝

潢,也有現代的影音效果

DSC07444.jpg

▼戲院外就能看到鑄幣塔 Munttoren

DSC07450.jpg

呼嘯而過黃色救護車,剛剛還有一輛白色的

救護車,不知道有甚麼差別

DSC07453.jpg

Rhalf 推薦的 Eetsalon Van Dobben 餐廳

DSC07454.jpg

▼這座 Walter Süskindbrug是木製開合橋,乍看

很像梵谷畫筆下的三鯡魚橋Drieharingenbrug。

這座橋的命名是紀念二戰時期拯救許多猶太兒童

的德國猶太人 Walter Süskind,橋的北邊就是猶

太區。

DSC07458.jpg

▼整理照片時才發現,我們竟然騎過瘦橋」!

橫跨阿姆斯河,建造於1672年的瘦橋是阿姆斯特

丹有名的橋樑。瘦橋   (Magere Brug) 的名字據說

是一對居住在阿姆斯河兩岸的Mager姊妹為了方

便探視彼此而搭蓋了這座橋。瘦橋剛建造時,連

步行都很難通過,但幾世紀以來,瘦橋被加寬了

幾次。Mager 既是姓氏,也有瘦的意思,所有真

相到底如何,沒人知道,但可以確定的是,瘦橋

深深受到眾人的喜愛,尤其在夜晚降臨時,瘦橋

被燈光裝點的更是炫麗奪目

DSC07460.jpg

阿姆斯河的水門,具有控制運河水位的功能

DSC07462.jpg

▼阿姆斯特丹最頂級的 InterContinental Hotel 

Amstel Amsterdam洲際飯店,位在阿姆斯河畔

許多政要名流都曾下榻這間酒店

DSC07463.jpg

Koninklijk Theater Carré 皇家凱瑞劇院

DSC07464.jpg

Stopera「市政歌劇院」是荷蘭語 Stadhuis

「市政廳」和 Opera「歌劇院」的混成字。市政

歌劇院是一組建築群,包括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和

阿姆斯特丹主要歌劇院音樂劇院,荷蘭歌劇團、

國家芭蕾舞團和荷蘭交響樂團都設於此

DSC07465.jpg

位在滑鐵盧廣場摩西與亞倫教堂

DSC07466.jpg

▼葡萄牙猶太會堂

DSC07467.jpg

▼中國餐館--滿福樓,不過我們出國通常不會特

別想吃中國菜,只是看到中文覺得有趣

DSC07468.jpg

▼阿提斯動物園即使沒購票入場,還是有開放的

綠地可以逛逛,並且近距離看到一些動物

DSC07473.jpg

▼這一區是 Entrepotdok,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建

1703 年的倉庫群,曾經被廢棄了超過一個世

紀,但是在  1980 年代開始以保留立面的方式,

改建成社會住宅和商業空間

DSC07479.jpg

▼到處都是運河和開合橋

DSC07480.jpg

DSC07482.jpg

▼左前方是NEMO科學博物館,傾斜的屋頂可以

讓遊客登上賞景和遊憩,待會兒可以看到博物館

的側面

DSC07485.jpg

▼這艘大帆船是海事博物館的一部分

DSC07487.jpg

▼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道有專用的紅綠燈,行人

和車輛各有不同的燈號,要通過時遇到紅燈可以

按鈕,但是不知道會不會提早轉綠燈,不過很多

人都會拼命按

DSC07488.jpg

NEMO科學博物館的側面,建築有五樓高

DSC07489.jpg

Sea Palace  海上皇宮餐廳

DSC07491.jpg

▼接近中央車站,人車變得很多,自行車道的紅

燈辨識度很高,行人就看小紅人

DSC07498.jpg

▼自行車道允許機車行駛,這個規定自行車團體

非常反對,未來很可能會禁止

DSC07499.jpg

▼市中心很多街道比較狹窄,規畫成單行道,但

仍然在對向劃設自行車道,方便單車客

DSC07504.jpg

▼這輛車真夠迷你

DSC07509.jpg

▼氣溫太高時,當局會用消防栓的水在橋樑上施

放,目的是降低溫度,以防止橋梁熱漲(冷縮)

屆時無法開啟。我查一下氣溫紀錄,這天最高溫

29 °C,是這年七月最高溫,真是「好熱」!

DSC07510.jpg

才說到橋樑無法開啟,橋邊的警鈴就響起,

有船隻要通過,橋梁準備開啟

DSC07515.jpg

▼一艘工作船緩緩通過

DSC07517.jpg

▼許多單車客在等候通過

DSC07518.jpg

我們從沒看過橋開到這麼高,嘖嘖稱奇

DSC07522.jpg

▼橋面恢復關閉,眾人迫不及待要通過

DSC07523.jpg

▼再次取道公園

DSC07526.jpg

▼這裡好像是自行車要道,車流在此交會,要特

別小心,騎士也很守規矩,轉彎前會打手勢

DSC07527.jpg

▼這應該是今天看到負載最重的自行車,堪稱

自行車界的載卡多

 

DSC07529.jpg

▼這兩個孩子年紀也不小

DSC07531.jpg

DSC07533.jpg

DSC07534.jpg

▼原定兩小時單車導覽,我們騎到了三小時,在

公園吃個冰淇淋休息一下,氣象預報說下午有雷

雨,看來很準,我們在變天前回到民宿

DSC07537.jpg

▼回到民宿,貪吃的鴨鴨又蜂擁而上討食物了

DSC07539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ngP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