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離開巴塞爾美術館,徒步往大教堂途中,走進如圖畫一般的建築巷道中,這
裡應該算是巴塞爾老街的一部分。
▼前方就是巴塞爾大教堂,紅色外牆、彩釉屋頂和兩座高聳的的塔樓使得大教
堂特別醒目。大教堂建於1019年,但羅馬式建築的教堂毀於1356年巴塞爾的大
地震,之後重建直到1500年新的建築才完成。所以現在看到的巴塞爾大教堂是
羅馬式和哥德式混搭的建築。
▼一開始被開放的側門所吸引,從拱廊進入教堂。
▼這迴廊是很具有特色,現在可出租作為活動場地。
▼這片教堂的附屬建築物,裡面還有主教的住所,這天我們有看到一位僧侶穿著
的人,感覺相貌堂堂,很可能就是主教。
▼從迴廊的窗戶往大教堂主建築望去。
▼穿過建築物後,出現令人驚喜的景色,在教堂後方便是萊茵河,因為地勢比
較高,可以看得很遠,包括遠處的山丘。河邊往右看這座橋是 Wettsteinbrücke,
屬於比較現代的橋樑。
▼往左看則是 Mittlere Brücke 中橋,建於十三世紀,是萊茵河上從博登湖到北
海現存最古老的橋樑, 這座橋連接了舊城大巴塞爾和對岸新興的小巴塞爾,為
城市帶來重要的經濟發展。另外萊茵河上有無動力的渡輪,原理是從河的兩岸
拉一條鋼索,再將船隻用纜繩和鋼索連接,操縱船隻的方向舵就能利用河水往下
的力量,轉成橫向渡河的動力,真佩服先人有如此的智慧。
▼巴塞爾大教堂正面,最顯眼的還是高聳的雙塔,從這裡仔細看,兩座塔的外
型竟然還是有些差異。據說外牆還有許多特別的設計和雕塑,就留待以後的旅人
自行發掘吧 ! (自己沒看到竟然掰出這種理由 ......)
▼推開厚重的大門進入教堂。
▼其實我們來教堂最重要的目的是登塔,收費是一人 5 瑞法(很不幸 Swiss
Pass 沒包到這筆門票),不過這個登頂行程在網路上是很推薦的。
▼買好門票,工作人員指了入口方向,就可以上樓了,總共要爬 250 個階梯,
哇 ! 一開始就這麼陡。
▼不是只有陡而已,有些地方還有點窄,背包太大還會卡到。
▼經過一座大鐘,鐘上面還有雙塔的標誌,不知道這座鐘是否在運作,若鳴鐘時
剛才由此路過應該就能體會「震耳欲聾」的感覺。
▼登塔中途從窗戶往外看,現在大約還不到教堂屋頂。
▼終於上來了 ! 巴塞爾大教堂有兩座塔樓,兩座塔樓外型有點不同,連高度都
有差異,位在北邊的是 Georgsturm 喬治塔(高 64.2 m) ,南邊的是 Martinsturm
馬汀塔(高 62.7 m) 。我們目前在馬汀塔,如果想到喬治塔可以下幾層樓再往另一
邊走。
▼先往市區車站方向看,在照片左邊的是稍早去過的伊莉莎白教堂,塔高 72 公
尺,硬是要超越巴塞爾教堂的高度。
▼往北邊看就是蜿蜒穿過市區的萊茵河,左邊是歷史悠久的中橋,遠一點的山
應該屬於德國的領土了。
▼往東邊看去,萊茵河上只有兩個橋墩的是比較現代的 Wettsteinbrücke。
▼教堂周邊紅色屋頂的建築都屬於舊城區的老建築。
▼萊茵河的對面也就是右岸,是以文化、藝術為主的小巴塞爾 (Kleinbasel)。
照片中間大片長型鐵灰色建築是巴塞爾會展中心,高聳的玻璃帷幕建築則是
飯店 Hyperion Hotel Basel 。這邊來了一個問題,巴塞爾中央車站在大巴塞爾
還是小巴塞爾 ? 答案是兩邊都有中央車站,只不過大巴塞爾這邊的是瑞士國鐵
SBB 的中央車站,小巴塞爾的是德鐵 DB 的中央車站。需要搭車的旅客請不要
搞混淆了。
▼如果覺得剛剛的位置不夠高,還可以「更上一層樓」。
▼往上面看就是真正的塔頂了。
▼到塔的最頂端,景觀有更好嗎 ? 雖然外圍都有夠高的護欄,但是我竟然感覺
有些暈眩。
▼只能從尖塔內側往外看。
▼最頂端的樓梯又窄又陡。
▼教堂的滴水獸這樣看也挺可愛的。
▼教堂的時鐘機件,由複雜的齒輪組和鍊條組成,還有個小型時鐘。
▼三叉戟噴泉 Dreizack brunnen。
▼三叉戟噴泉旁邊的 Freie Strasse 是巴塞爾的購物街,許多知名品牌在這條街
上都有設店,很適合購物或 Windows shopping。
▼購物大街繼續走可以接到 Marktplatz 市集廣場,這樣說得通,古早從市集廣
場延伸出購物街。市集廣場這棟無法錯過的紅色建築是巴塞爾市政廳,建於十
六世紀初巴塞爾加盟瑞士聯邦時,和大教堂一樣也是採用紅砂岩的哥德式建築。
▼市政廳開放大眾參觀,但是要注意時間,這天只開放到五點,我們晚了一步,
只能在中庭看看 ( 其實也夠了) 。
▼市政廳始最早建於1290年(瑞士三州結盟的前一年),不過原本的建築毀於
1356年的大地震。1501年,巴塞爾加入瑞士聯邦(只有13個州),1504年,開
始建造新市政廳,歷時十年建成。
▼右邊的雕像是羅馬駐高盧總督,盧修斯·穆納蒂烏斯·普朗庫斯(Lucius
Munatius Plancus,87 BC - 15 BC),他曾是凱撒的下屬和好友。他創建了萊
茵河流域的首座羅馬殖民城市勞里卡,巴塞爾是距離勞里卡20公里的要塞,所以
他被視作巴塞爾的創建人。
▼牆壁上滿滿都是壁畫。
▼巴塞爾市政廳的建築風格真的非常獨特。
▼開放時間內遊客從這道門進入市政廳內部。
▼旁邊的詭異噴泉,呵呵呵。
▼大門的鐵柵欄門竟然可以追溯到 1611 年。
▼告別市政廳,在前方的 Marktplatz 等電車,查看手機時一個年輕人主動過來
幫忙,我們一開始有些緊張,怕他是不是有不良意圖,不過沒事,真的是熱心助
人的在地人,還向我們推薦可以過去小巴塞爾。現在想起來這似乎是一個 sign,
我們想到巴塞爾的瑞士、德國、法國三國邊界看看,因為沒做功課,不知道在哪
裡,隨便看 Google 地圖只找到瑞士法國邊界,早知道問他就行了。
▼這座外觀特殊的建築是 Badhuesli 青年活動中心。
▼剛剛經過的是古老的城門 「聖約翰門」。
▼我們很瞎地搭電車到瑞法邊界,站名是 St Louis Grenze,再過去法國的地名
是 St Louis,而 Grenze 就是邊界的意思。電車的終點站就在這裡,之後會來個
大迴轉,再回到市中心。
▼我們的位置在地圖框起來的瑞士、法國邊界,更具有話題的景點是上方的三國
邊界碑,在萊茵河畔可以看到對面的法國和德國。
▼Novartis 諾華製藥的辦公室,巴塞爾是化工和製藥工業發達的地區。
▼這棟粉紅色建築物是海關和境管站,拍下這張照片後,竟然出現一位警察來關
切,並要求檢查剛剛拍的照片,我們應該沒有拍到不該拍的東西(可能是海關人
員和車輛),所以也沒多刁難我們,跟我們閒聊幾句,又幫我們拍了張合照後,
還推薦我們到萊茵河邊看渡輪,不過被警察攔下來多少還是有點影響心情。
▼ 過了海關就是法國 Saint Louis 聖路易,地名就是很法國,怪的是聖路易天上
一片烏雲,加上剛才的攔檢事件,決定拍過到此一遊照之後快快離開。
▼最後一個景點,「斯巴倫門」初建於 14 世紀,在 19 世紀加以改建的城門。
從前由法國進入巴塞爾時都必須經過這扇城門,兩座圓塔中間包著夾著三角形
屋頂的主塔,很像童話故事的場景。
▼斯巴倫門和當地居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。
▼搭火車經過伯恩,接近圖恩 Thun 了 。
▼夕陽伴我歸
▼晚上 8 點 40 分回到 Spiez 車站,在歐洲夏天可以玩得比較晚,今天這個時間
剛剛好,不算太晚。
▼不過這個時間沒有公車了,得自己徒步走回飯店,飯店的位置就在城堡對面。
▼Google 地圖上的距離是 1.2 公里,需要 14 分鐘,下坡走起來很輕鬆,不過
明天如果拖著行李上坡就辛苦了。
▼還好有幾條秘密通道 (誤),其實是不太秘密的捷徑,會走的話又可以省下一些
路程和時間,不過走錯的話就得多走了,哈哈。
▼路過這座是 Rogglischeune 黑麥穀倉,也是歷史建築,現在改為活動會場。
▼公園旁邊的小片綠地,赫然發現還種植了蔬菜。原來瑞士人也會利用公園的
小空間當作開心農場。
▼湖光山色的美景,隨手拍都是美照。
▼這次從另一個角度看 Hotel Seegarten Marina Spiez。旅途接近尾聲,明天的
行程是從搭乘「黃金列車」到蒙投接小孩,之後再搭火車到蘇黎世,再接上後天
一早的班機回台灣。